时间:2023-10-23
大
中
小
来源:阳泉日报
“控制作业速度,转弯时停一下,避免漏割……”10月19日,在位于平定县岔口乡红富庄村的省级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平定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手持大喇叭不时提醒作业中的农机手注意机收减损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这是全市2023年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暨农业机械化新装备新技术培训演示会的一幕。此次活动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办,平定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市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办,不仅通过大比武的方式检验了机收设备的性能、提高了农户机收减损的意识,而且为参训学员送上一堂“干货满满”的理论课,让大家对农机新装备、田管新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当天一大早,听说活动要在村里举办,不少红富庄村的村民也来“蹭课”、观摩。“原定的参训学员是各县(区)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承担农机推广项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们没想到现场还来了不少村民。这说明大家的热情很高,都想学习些新技术、见识些新农具,尝试新的田管方式。”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杨秀明说。
上午9点30分,伴随着阵阵轰鸣声,3台不同品牌的玉米收获机同时出发。它们按照事前规划好的路线在农田中穿梭,将一行行玉米连同秸秆一起“吞”下,完成茎秆切割、摘穗、剥皮后,再将黄澄澄的玉米棒倒入等候在田边的卡车车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推广科科长王秀红介绍:“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今天,参加比武的3台收获机都是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但它们的品牌和发动机功率不一样。它们在3块面积、种植密度相同的地块作业,主要比拼的是作业效率和机收减损率。比武阶段结束后,工作人员会随机选取监测调查点位进行玉米机收损失测量。我们会公布3台收获机的综合表现,向农户推荐综合性能最优越的农机。”
机收减损大比武的激烈场面,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田边的农机展示区也十分吸睛。大疆T50农业无人机、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各式各样的“新面孔”大出风头,让人们多维度了解我市主推的农机新装备。
在理论培训环节,省、市农机专家围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路径、宜机化改造实践要点等,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培训结束,参训学员和附近农户久久不愿离开,有的分享心仪的农机设备,有的讨论生产中的实用技术,还有的与农机专家互加微信好友以便随时交流。“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涌现,保障了粮食稳产增产,也助推了农业现代化。今天,现场看到不少新农机我很心动,回去再仔细比较比较准备入手几台。用好现代农机和现代农业管理技术,我们才能真正让科技推动发展、科技改变农业。”参训的市永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永亮感触颇深。(郭鑫璐)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联系电话:0353-5151077 电子邮箱:yqjqxxzx@126.com
ICP备案编号:晋ICP备 08000056号-1 网站标识码:1403110003 版权所有:中国·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网晋公网安备 140311020002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