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办文件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提升烟火气、发展夜经济、打造一刻钟生活便民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3-05-25       大    中    小      来源: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关解读:《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提升烟火气、发展夜经济、打造一刻钟生活便民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解读

阳郊政办发〔202317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提升烟火气、发展夜经济、打造

一刻钟生活便民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单位:

《郊区“提升烟火气、发展夜经济、打造一刻钟生活便民圈”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阳泉市郊区“提升烟火气、发展夜经济、打造

一刻钟生活便民圈”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扩大和恢复消费的决策部署,更好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持续改善消费环境,丰富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增加全区温暖底色,在全区范围内重点以各类公共空间、商业区、步行街、商品集散地、旅游景区、民俗文化等为载体提升全区消费积极性,努力推进“烟火气”集聚区夜经济促进消费圈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下简称“一区两圈”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深入践行全区“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从供给端发力推动全业态市场建设,全力推动消费回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通过科学优化布局,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便捷服务,引导规范经营,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一区两圈”建设,不断提升消费供给的多样性和便利度,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工作原则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协同。准确把握“一区两圈”的工作重点,统筹布局、业态、主体、配套等要素,坚持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各乡镇统筹本地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实施。

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面向市民、面向大众,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一区两圈”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接地气、有品质的消费环境,实现惠民生、暖民心、促消费。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兼顾市场自发集聚现状,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以各乡镇确定的重点项目(区域)为抓手,合理优化布局,推动城市大众消费、基础服务和多样化业态培育发展。

坚持宽严相济,突出柔性管理。坚持发展优先,规范并重,健全完善“一区两圈”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开展精准服务指导同时,提升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能力,加强管理服务,减少管控制约,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市场主体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力争2023年底,在全区规划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 “烟火气”集聚区和消费生活圈(含便民经营点)形成常态化建设任务到2025年底,区域内消费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服务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一区两圈”发展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1.统筹布局“一区两圈”。按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城市“烟火气”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我区“一区两圈”建设规划方案,聚焦各类“烟火气”集聚区载体建设,加强我区“一区两圈”建设顶层设计,根据需要编制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明确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注重建设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老旧小区更新、新区建设空间预留等要素,确保规划科学合理。(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分类布局便民社区商圈。根据不同社区情况加强对社区商圈规划建设的分类指导,重点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等加强商业网点布局,老旧小区着力补齐商业设施短板和提升现有设施水平,新建社区发展集聚式商业形态,重点建设社区商业综合体、社区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等。通过合理优化社区商业网点,配齐便利店、菜市场、美容美发、药店、再生资源回收点等13类基本保障业态,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社区食堂等9类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为购物、餐饮、教育、养老、康体、文化多业态融合集聚的便民惠民社区商圈。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合理布局公共空间设摊区域。各乡镇结合属地功能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考虑居民需求、环境卫生、交通安全、民俗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定一批设摊开放区,在统一划定的区域范围内设置集市、夜市、便民经营点等,允许有序设摊,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外摆经济”等。优先在符合条件且居民活动集聚的开放性公共区域内选点,遵循城市发展规划,使设摊开放区与居住社区、商业街等配套设施规划布局相补充,与人口分布、消费需求、道路交通、文化景观、城市管理相协调,对传统流动商贩经营业态进行调整、提升和规范。(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广泛打造“烟火气”集聚区多元商业载体

4.推进多层次商圈建设

一是打造核心商圈。打造万达-奥莱商圈,形成有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打造以九州华龙超市为中心具有我区特色的县区消费新高地吸引更多优质品牌、企业入驻,与荫营步行街形成联动集聚效应;努力推动河底滴苇线沿街消费圈建设,丰富餐饮、便利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业态;培育发展区域商圈,立足荫营古镇、桃林沟民俗文化园现有商业基础,积极引入购物中心、特色餐饮、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等业态,打造多元时尚、特色发展的镇区消费中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荫营镇政府、河底镇政府、平坦镇政府、李家庄乡政府)

 二是加强便民社区商圈建设。在李家庄新村、恒大帝景、碧桂园和荫营镇区范围内小区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重点发展“一店一早”,即推动连锁化、品牌化的便利店和早餐点以及相关特色、传统、创业的多元市场主体进社区;补齐“一菜一修”,即按照一定标准改造提升各种形式的菜市场,让配钥匙、修鞋等“小补小修”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服务好“一老一小”,即建设完善老年康护、幼儿托管服务设施及机构,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社区商业“烟火气”。(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荫营镇政府、李家庄乡政府)

5.推动品质步行街提升改造。重点推动荫营步行街、河底镇古街、桃林沟民俗文化园、万达泉民商业街等4条步行街因地制宜升级改造突出特色优化环境、丰富业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与商圈协同发展。在数字消费券发放中探索设置“烟火气”惠民消费券,提升居民消费体验。择优推荐参与省市级特色步行街、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评选。(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区住建局荫营镇政府、河底镇政府、平坦镇政府李家庄乡政府)

6.扩大旅游景区优质服务供给。鼓励桃林沟、翠枫山等4A级景区在2023年上半年对全国游客开展门票优惠活动,给予门票价格补贴。研发砂器、剪纸、万年历等本土文创旅游产品,依托我区乡村e镇线上销售平台,拓宽文旅产品销售渠道。“依托西南北七村、荫营古镇、桃林沟关王庙等旅游景区和热门打卡地,举办好全区文旅节庆活动,凸显我区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全区传统赶集和传统庙会日,不断提升外摊经济消费能力。(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拓展“烟火气”集聚区多种消费及服务业态

7.促进文旅商体融合。依托南沟村、咀子上村、代家村、桃林沟景区的特色资源禀赋,推动建设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立足桃林沟、荫营古镇、西南舁北七村等景点举办富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引进培育文化艺术项目,开展灯光秀、音乐节等演艺活动加强与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的融合互动。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西南舁苹果采摘节等丰富的文艺表演、农事体验、农产品展示、观光游览,带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责任单位: 区文旅局、区农业农村局、荫营镇政府、平坦镇政府、西南舁乡政府、旧街乡政府)

8.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供给。将发展夜经济作为提升“烟火气”的重要手段,以荫营古镇、荫营东大街、河底古街、桃林沟民俗文化园万达广场、李家庄4s店集聚区、冯家庄“网红”帐篷露营地、桃林沟果蔬市场、大洼夜间漂流、以及魏家峪-桃林沟-甘河夜间烧烤集聚区等作为重要载体,打造符合我区实际的餐饮集聚型、文体消费型、便利服务型等特色鲜明的夜经济集聚区。鼓励大型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延长营业时间,支持建设夜间购物街区和布局24小时便利店。开展各种形式的夜间时尚消费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丰富夜间购物体验。推动我区夜间体育健身消费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层次夜间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区文旅局、区卫体局、荫营镇政府、河底镇政府、平坦镇政府李家庄乡政府、西南舁乡政府)

9.打造中央厨房服务链条。依托汉丰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推广“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鼓励餐饮企业建设食品统一加工配送中心,通过集中规模采购、集约标准化生产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营养卫生、价格实惠的预制菜等半成品和成品餐饮产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根据商务部回收站点体系建设系列标准,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废旧物资处置周转站等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回收站点设施和资源,结合城市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等统筹设置回收站点,鼓励将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配套设施纳入公益性社区配套用房管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网络完善、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城市环境与“烟火气”协调发展的局面。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局、区住建局,区行政审批局、社区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一区两圈”高效服务和规范管理

11.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1)建立健全外摆设摊活动管理制度。落实城市便民经营点五年专项规划,制定管理办法细化便民经营点等设摊活动的设置和管理,为基层落实提供能看懂、易操作的工作指引。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明确商圈广告、外摆等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进一步放宽外摆条件,允许运营主体明确、管理规范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特色独立商业街商户在不影响消费安全、交通通行,建筑物采光通风、市容面貌等情况下,在门店外延伸区域的红线范围内,设置外摆区位。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市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放宽节假日户外促销活动限制。加大对户外文化商业活动(户外促销)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春节、元旦、十一等重要促销节点期间,经乡镇、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压占市政管网和设施、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不影响整体秩序的前提下,允许商户在商业街区街道或者店门外设置宣传广告、拱门等,开展店外促销、消费市集、创意体验等活动,准许在广场等开放性公共空间举办展销及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完善“夜间经济”配套公共服务。充分考虑夜经济集聚区特点,由所在乡镇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服务。延长“夜经济”集聚区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以不影响正常交通为基本原则,在夜经济集聚区增设交通标志和路内泊位,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重点时段增派警力加强疏导管控。(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市场局、区水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警三队、各乡镇人民政府区供电公司、区自来水公司)

12.推动设摊活动市场化运营。支持引入第三方主体市场化运营夜市、便民经营点、集市等,运营主体承担设摊经营活动市容环境、消防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责任,对经营区域做到统一公示公告、统一划线定点、统一时间要求、统一规范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清扫保洁、维护秩序,满足流动商贩和群众需求。鼓励运营主体探索简化准入、积分奖励、失信惩罚等机制,强化商贩自治约束和激励作用。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局、区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实施审慎包容柔性监管。加强乡镇与属地城管、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巡查力度,形成监管合力,提升基层执法保障能力,降低油烟、灯光、噪音等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营造安全放心和谐的市场氛围。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素养和装备水平,严格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对经营商户慎用处罚措施,推行柔性执法,引导各经营主体合法、规范、文明经营,为城市“烟火气”营造公平宽松环境。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市场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交警三队、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和区直有关单位要把建设“一区两圈”作为惠民生、暖民心、促消费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聚焦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区直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服务指导、支持保障和行业监管,形成同心协力推进“一区两圈”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新闻平台、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网红宣传优势,采取场景互动等形式,做好“一区两圈”典型案例宣传报道, 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资讯服务,进一步提升宣传效能,扩大宣传成果。

    (三)筑牢底线思维,严格安全保障。督促各类运营主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做好常态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编制应急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特别是指导开展大型活动的组织主办方认真执行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治安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文化演出等方面规定,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