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办文件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3-03-30       大    中    小      来源: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关解读:《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解读

阳郊政办发〔2023〕7 号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

实施方案》的通知

乡镇,区直各部门、各单位,驻区各有关单位

《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已经由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

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扎实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提高我区居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求,落实省委健康山西战略和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围绕区委以建设“三园两镇一基地”为路径,牢记“三个务必”,强化“四敢”导向,奋力在全市“率先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径、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谱写高质量发展的郊区新篇章,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区创建,逐步完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营造健康促进良好氛围,提高全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康目标,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出台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2.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的比例不低于20%、20%、40%、50%、50%、20%。

3.居民健康素养在2024年达20%的目标要求,2023年度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目标应较上一年度增长不少于3个百分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推进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4.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在2024降低到24.5%以下,或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6.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7.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我区实际、可推行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促进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建设范围、周期

(一)建设范围

区内的乡镇、社区、家庭、医院、学校、机关企单位等。

(二)建设周期

   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

四、时间安排

1.政府承诺、工作启动(20233月——5月)

制定《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和《阳泉市郊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承诺书》,召开全区健康促进区建设动员大会。

2.综合干预、全面达标(2023年6月——20246月)

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工作分工,细化各项指标任务,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

3.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247月——12月)

对照标准,完善各类工作资料档案装订成册提交评估报告依次接市级省级中期评估。

五、重点建设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1.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区工作,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建立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将健康促进区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给予支持,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2.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乡镇、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单位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设置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配置率达到1.75人/10万人口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每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试点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3.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基线调查和需求评估,了解我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疾病负担和健康需求,健康促进资源和意愿等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健康问题,确定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健康问题结合健康促进县(区)评价标准,研究制定适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4.开展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试点区的认识,提高健康促进工作能力针对政府、部门和健康促进网络人员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对健康促进区理念、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针对卫生健康部门和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人员,采取逐级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控制、优生优育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基本专业技能。

5.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政府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

(二)制定不同领域健康政策

1.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主动向各乡镇、直各部门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时增加健康影响评价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相关部门和街道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针对当地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跨部门健康行动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

(三)建设健康促进场所

1.建立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和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在域范围内,建设20%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出100个示范健康家庭。建设40%的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建设50%健康促进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50%的健康促进机关(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20%的健康促进企业,提高场所内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发挥健康促进场所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建设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无烟环境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四)建设健康文化

1.加强媒体合作。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区理念、试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日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2.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慢病示范区等为重要抓手,充分整合卫生健康系统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利用好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婚育新风进万家、卫生应急“五进”活动等平台,加强健康传播,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五)建设健康环境

城乡布局合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影响因素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建设无烟环境,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据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薄弱环节,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规划或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的健康素养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经过建设,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组织管理与责任落实

(一)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健康促进县建设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要确定每年的工作重点和亮点要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把任务逐项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把工作任务层层压实,确保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二)建立工作机制

    成立健康促进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跨部门行动,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各个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负责健康促进工作,要结合本部门职责,针对特定的健康决定因素,出台有利于人群健康的公共政策。

(三)创新工作方法

积极探索将健康促进区建设与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将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同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各类“健康细胞”建设工作相结合同时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适合我实际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水平,努力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加大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宣传政府出台的健康促进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健康促进区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弘扬健康文化动员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引导群众珍惜良好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

(五)加强督促指导

卫生健康和体育局(领导组办公室)要按照《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评估标准》要求定期开展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成效。

(六)保障经费投入

区财政部门给予健康促进区配套经费,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阳泉市郊区健康促进工作领导组

      2.阳泉市郊区健康专家委员会

      3.各部门健康促进工作职责

      4.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综合评分表(2020版)

各类健康场所评分表目标人群快速测评方案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2日印发

附件1

阳泉市郊区健康促进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孙  儒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赵纪红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董锦新   区政府办主任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魏志清   区卫体局局长

刘文珍   区发改局局长

要秀宇   区教育局局长

史贤良   区科技局局长

延满军   区工信局局长

郭俊红   区民政局局长

任志刚   区财政局局长

徐旭阳   区人社局局长

张成林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生态环境局郊区分局局长

闫立宏   区住建局局长                   

     区文旅局局长

王  勇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翠花   区妇联主席

胡俊青   区总工会副主席

郝  强   荫营镇镇长

张  宁   河底镇镇长

葛占斌   平坦镇镇长

张世强   李家庄乡乡长

陆  洋   西南舁乡乡长

曹文婷   旧街乡乡长

李晓燕   社区办副主任

主要负责拟定健康促进区建设政策措施,指导、协调、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和推广建设典型经验,督促检查各部门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体局。办公室主任:魏志清(

附件2

阳泉市郊区健康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一、主任委员

李佺亲    郊区妇幼计生中心     主任医师

二、副主任委员

王晓丽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高爱英    郊区疾控中心         副主任技师

三、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黄彦梅    阳煤集团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温化冰    阳煤集团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睿哲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赵海生    阳煤集团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赵健玲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贾宝珠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郝宝清    阳煤集团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晓晨    阳煤集团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阳煤集团总医院       主任医师    

魏庆宏    阳煤集团三院         主任医师

    耿建珍    阳煤集团三院         主任医师

陈志林    阳煤集团三院         副主任医师

      阳煤集团二院         副主任医师

郗翠英    阳煤集团二院         副主任医师

梁春风    阳煤集团二院         主管护师

      阳煤集团二院         副主任医师

贺瑞霞    阳煤集团二院         副主任医师

张瑞兰    桥头中心             主治医师

高彩虹    桥头中心             副主任医师

王世明    郊区医院             主治医师

苏秀芳    郊区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牛永华    郊区医院             主治医师

任素琴    郊区妇幼计生中心     主管医师

宋晓华    郊区妇幼计生中心     副主任医师

赵新英    蔡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士

王秀芳    蔡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医师

宋成生    阳煤职防院           副主任医师

姚彩红    阳煤职防院           主任医师

张冬冬    工程处医院           主治医师

高爱英    郊区疾控中心         副主任技师

翟军霞    郊区疾控中心         主管护师

史变霞    郊区疾控中心         主管药师

附件3

阳泉市郊区健康促进领导组各成员单位

工作职责

    一、区健康促进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1.制定健康促进区发展规划,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2.牵头建立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组织督导。至少每半年召开1次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3.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协调各单位明确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并全员进行培训,网络及培训覆盖率均达到100%。

4.督导落实健康促进机关建设,至少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达到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区政府办

配合区健康促进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协调各部门做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

三、区委宣传部

每年组织2次以上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在报纸、电视台开设健康类栏目或节目,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积极宣传报道健康促进区建设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效,设立2人专人维护,定期更新(至少每周一次)的健康类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

四、区财政局

1.将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支持,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经费。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五、区卫体局

1.探索卫生计生深度融合模式,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制定配套文件和方案。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专题讲座或培训班。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开发环节有专家委员会或健康领域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参与。

2.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乡镇、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要有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每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每年至少对专业网络工作人员进行1次专业培训。

4.开展基线调查,完成社会诊断报告,分析当地主要健康问题,提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5.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

6.提供健康促进场所建设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健康中国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城区行动。

7.完成健康促进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

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9.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六、区教育局

1.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确保50%学校达标

2.制定学校促进健康相关政策、工作方案及督导总结

3.开展校内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5.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七、区发改局

1.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加大对健康领域的规划和投资,将健康促进与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八、区科技局

1.利用科技宣传周、送科技下乡活动,传播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加大对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餐饮行业、药品零售店等的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覆盖率达100%。

2.制定本行业领域内促进健康相关政策。

3.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信局

1.建立健康促进企业工作机制,有区域健康促进企业建设方案,及时督导和总结工作开展情况,至少有20%的企业达到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一、生态环境局郊区分局

1.加大环境污染监督检查力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市指标任务要求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二、区人社局

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3.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三、区住建局

  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2.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城区≥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90%。

  5.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

  6.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四、区农业农村局

  1.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五、区民政局

  1.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六、区自然资源局

      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区文旅局

  1.积极开展旅游景点健康促进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区应急局

1.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创建活动。

2.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十九、区统计局

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二十、区妇联、团区委、区总工会

      1.联合卫体局开展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的健康行动。

      2.联合卫体局及各街道社区开展健康家庭的评比活动。

      二十一、各乡镇

     1.开展健康社区、村、家庭创建活动。

      2.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